發布時間:2020-02-01 11:55:39來源:尚網綜合
近年來,BIM技術備受大眾青睞,運用BIM技術可以支援并改善許多建筑設計和施工過程業務實務流程,解決施工過程中更高復雜度的問題,對業主、設計單位、施工方都有不可替代的好處。
從2018年開始,以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我們一直在倡議和推進公路工程行業的轉型升級。例如廠區的建設,從“場”到“廠”的環保升級,“三集中、三管理”模式,構件的工廠化預制以及路面壓實等成熟的工藝都能實現標準化。雖然我們現在是橋梁大國,正在走向橋梁強國,但工廠的整個生產組織管理仍完全是基于人,只是在工藝上得到了提升和品質的控制,并沒有提升到工廠的管理層面。
再來看產業鏈條,仍以業主投資為導向,工程的數字化轉型需要所有相關產業鏈、組織服務。如果任何一環不是數字化,那么談數字化都是假的。例如,監理行業現在仍然是拿著紙筆,用眼睛在工地上盯著,還沒有實現信息化管理。因此在整個產業鏈條里,任何一環沒有實現數字化,按照“木桶效應”原理都將直接影響工程的效益。
想要實現工程數字化,或者數字化建造、智能化建造、智慧建造,首先企業需要實現數字化,企業如果不是數字化,要想直接達到工程數字化很難。業主單位在推動工程信息化建設時,因為涉及太多的資源、利益和人等問題,推進過程十分緩慢。引用美國芝加哥大學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哈里·科斯的一句話:“企業是一個組織,企業是一個配置資源的組織。企業競爭的本質是配置效率的競爭,企業的挑戰是在不確定的環境中進行決策。”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是把正確的信息、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式傳遞給正確的人,以此為依據做出正確的決策,我們把它定義為“數據的自動流動”。
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什么?在數據+算法定義的世界中,以數據的自動流動,化解復雜系統的不確定性,優化和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
舉一個造船業的例子,中國的造船業目前是世界第一,在90年代時,中國的造船業發展特別快,當時基本全靠引進日本和韓國的工業體系。因此很早就實現了設計、制造、管理和系統集成一體化的技術體系。船廠里有設計部門會把船工要的訂單,從二維圖紙變成三維模型,再進行深加工,深加工之后就直接輔助于加工制造。三維設計是直接精細到零部件、零配件的級別,能夠輔助采購下料、切割。造船廠也基本上從國外很多軟件廠商引進制造系統,包括計劃管理、工程管理、物資管理、設計管理,所用的設計軟件也多種多樣,有BIM類軟件,也有從英國引進的AM。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可全面提升工程造價行業效率與信息化管理水平,優化管理流程,高效率、高精準度的完成工程量計算工作,有利于加強全過程成本控制,做好設計變更應對,方便歷史數據積累和共享,對于項目造價管理工作而言有諸多優越性,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更多培訓課程: 沈陽BIM 更多學校信息: 遼寧沈陽優路教育培訓學校 咨詢電話: